HELLO时尚网:成年超爽大片免费视频播放-政治局会议深度|提出“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何深意?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议指出,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
同时会议提出,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适时降准降息
货币政策方面,政治局会议提出,要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适时降准降息”延续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货币政策的要求。
国信证券认为,本次政治局会议在货币政策方面总体延续“适度宽松”的总基调。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较好兼顾了“内外平衡”目标,在面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 等重大外部冲击及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汇率保持稳定,同时信贷、社融、M2 等数据有序增长,显示货币政策对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的持续回升创造了适宜的货币政策环境。前瞻地看,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对经济的逆周期支持力度有望继续加强。从节奏上看,今年二季度货币政策可能通过“降准+结构性降息”的方式对冲贸易战带来的影响,支持实体经济。
有专家认为,降准或更快落地。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倾向于认为,作为释放长期流动性的工具,降准的优先级仍然最高。随着二季度财政加大宽松力度,降准最有可能率先落地。降息主要会受到人民币汇率和商业银行净息差的掣肘。由于美元相对走弱,汇率掣肘暂不明显,但净息差的约束仍需要关注。因此下一阶段可能按照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和下调LPR的顺序推进。
“价格方面,短期内全面调降利率仍面临一定约束,有望优先通过再贷款等结构性降息工具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国信证券预计,二季度有望进行一次降准,幅度预计为50BP,释放约1万亿元人民币长期流动性,为政府融资特别是超长期特别国债提供适宜的资金环境。与此同时,降准也有较强的信号意义,有助于提振社会预期。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则认为,接下来降准降息落地时间可能提前,降幅也可能加大,以体现“加力支持实体经济”的要求。综合当前外部经贸环境变化,房地产市场及物价走势,二季度“适时降准降息”的时机已经成熟,落地时间可能提前到4月底之前。估计本轮降息幅度有可能达到0.3个百分点,相当于2024年全年降息水平;降准幅度有可能达到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1万亿。这能够有效激发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扩投资促消费,提振市场信心,是当前对冲外部波动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华福证券预计,二季度有望降息20BP左右,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稳中有降。而降准作为当前兼顾流动性投放和汇率稳定目标的最优数量型工具,预计全年降准幅度可达100-150BP,每个季度均可基于信用需求情况灵活操作实施。
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本次政治局会议同时提出,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
同时,会议提出,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员王运金认为,今年将继续创设结构性工具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可能会创设促消费再贷款、稳外贸再贷款等工具,再贷款额度有望提升,还可能会适度下调利率,加大专项支持力度。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或定向滴灌生活性服务业和养老产业,以扩大服务业投资的方式激发消费。
王运金指出,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可能会在3000亿元左右,再贷款利率不高于1.75%。该项新工具与此前已设立的400亿额度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的投向领域有所不同,前者可能会侧重投向对扩大内需有较大贡献的餐饮、文旅、教育、批发零售、仓储物流等领域,向服务业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市场化程度相对更高;后者则主要投向公益型、普惠型养老机构,带有一定的社会保障属性。
针对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王运金认为,央行将会向政策性银行提供较大规模的资金支持,或释放流动性支持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募集资金。政策性银行将按照市场化原则,可能会成立“稳外贸发展基金”、“科技创新基金”等,通过股权投资、专项贷款、股东借款、资本金搭桥借款等途径投向相关企业,国开行可能会倾向于支持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技术、生物科技等领域,进出口银行倾向于支持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外贸企业及其上游相关原材料制造企业。
王青认为,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意味着由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出面,设立定向支持外贸企业的金融工具,强化对短期内受到严重冲击的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